航空市场是否还需要介于窄体与宽体之间的中型飞机?
2016年1月下旬,三角洲航空公司宣布已经开始将空客A321s纳入其航线网络。该公司在2014年订购了45家空客A321飞机,首架飞机预计在二月交付。总体来说,2015年全年全世界航空公司共订购了294架全新空客A321飞机,这重新引发了业界对航空公司是否需要中型飞机的讨论。
一般来说,像波音737或空客A320这样的窄体飞机平均可搭载170至200名乘客,而宽体飞机载客量则在300人以上,这其中还存在较大差距。之前也出现过一些中等运力的飞机,比如波音757飞机和波音767早期型号飞机可载客200至269人,但因为飞机性能较差,这些飞机早已不再生产。
而与此同时,国内和国际航空旅客流量不断增长,客座率也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在欧洲、北美和亚洲达到76%至86%)。在一些高密度短程航线上,很多航空公司需要较小幅度地调高运力。
2014年,全球航空公司运送旅客数量超过30亿人。虽然相关数据还未公布,但专家预测2015年航空旅客数量还会增加10亿。旅客数量的大幅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亚洲和中东地区航空市场的蓬勃发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该地区航空公司的飞机数量保持着10%的年增长率。
如果才能满足上述地区日益增长的需求?根据某些业内专家的意见,可增购若干小飞机或是购买一至两架大飞机。但如果某条区域航线的客运需求量正好是200人至300人,那航空公司只能将客流分成多个航班运送(这样可能会导致部分乘客流失,也有可能出现部分航班只有一半乘客的情况),或者在航线上安排一架宽体客机。然而,无论哪种方案,都远非最佳选择。
“不管是空客A330还是波音787,在一两千公里的航线上使用宽体客机运送200到250名旅客,未免太大材小用了。而且用宽体客机执飞短途航线会造成飞机损耗速度快于预期。而且有些时候宽体飞机的维修费用是窄体飞机的好几倍。”AviaAM租赁公司首席执行官Tadas Gobeis评价道。
就窄体飞机而言,其生产目的就是为了适应高强度、多班次的飞行,机场停航时间也更短。此外,窄体飞机的飞行、维护、机组及其它费用要比大多数宽体飞机低1.5倍到2倍。但是,现有窄体飞机的旅客运载数量不会超过220人。
“现在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希望将空客A320飞机,甚至在极个别情况下会将波音737-900飞机换成空客A321ceo或空客A321neo飞机。根据经济学理论,航空公司只需要增加15%的成本便可提高运力(增加30到40个座位)。但与此同时,引进宽体飞机也可能将大大增加公司的运营费用。此外,航空公司还需考虑乘客上座率较低的风险。” AviaAM租赁公司首席执行官Tadas Gobeis说。
总而言之,宽体飞机和窄体飞机都不能很好地替代中型飞机。然而几十架甚至几百架飞机(运载能力:200-300人)的需求还远不足以让飞机制造商考虑投资几十亿美金来研发中型飞机。除非市场需求或经济发生重大变化,否则那些有中型飞机需求的航空公司只能使用现有飞机的衍生机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