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巨头竞相争夺新飞机租赁市场,中小投资人是否还有空间?

中国银行巨头竞相争夺新飞机租赁市场,中小投资人是否还有空间?中国几大银行巨头已在产值高达1250亿美元的全球航空租赁行业站稳脚跟,但仍然通过收购、兼并和订购新飞机不断增强行业地位,由此导致其他中小投资人的市场空间被进一步收窄。幸运的是,大企业一般对小众市场不够重视,这对于新投资者来说也许是个不错的机会。

中银航空租赁公司是中国银行的全资子公司,总部位于新加坡。2015年11月25日,该公司宣布将订购22架波音737客机。而在10月份,另一家银行巨头中国建设银行也宣布计划在五年内将机队数量由17架扩充至200架。此外,中国飞机租赁集团(CALC)也即将购入100架空客A320系列客机,而工银租赁则是中国首批C919客机的最大客户。

租赁公司首席执行官Tadas Goberis指出,“中国大公司认为航空业前景广阔,风险低,回报快,适合大额投资。仅工银租赁一家的机队规模在最近几年内便增长了六倍。他表示,“中国政府也已意识到该行业的巨大发展潜力,因此设立两大自由贸易区鼓励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其中便包括飞机租赁产业。另外,中国本土的大型建筑企业也在积极开拓航空业市场。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企业在境外航空基础设施项目上的投资已达到105亿美元。

中国大型投资者对航空业兴趣与日俱增,这完全可以理解——数亿美元投资,长期高额回报。以航空租赁为例,投资收益率可达10%。

更重要的是,飞机本身是一种稳定、可预见的资产。飞机租赁市场是美元主导的,投资者可以避免本国货币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另外,飞机投资是由硬资产来支撑的,投资者会感到更加安全,无需担心股市大跌所带来的巨大风险。

尽管在未来20年内新飞机租赁数量将数以千计,但这个市场还存在一些限制因素。首先便是飞机制造商的交付率。如果出现航空公司取消订单的情况,新的投资者便可以收购这部分AviaAM租赁公司首席执行官Tadas Goberis未交付的飞机。然而此类信息绝大多数情况下仅可通过内部渠道获得,也就意味着新投资者不可能通过这种方式采购到新飞机。但幸运的是航空公司不仅需要新飞机,也需要二手飞机。

AviaAM租赁公司首席执行官Tadas Goberis指出,“大多数亚洲航空公司都会不断更新他们的机队,以保证飞机机龄不超过十年。此外,尽管全球飞机平均寿命已经由25-30年缩小至约15-20年,但是世界上很多地区对二手飞机的需求依然非常旺盛。”

初创航空公司、支线航空公司以及欧洲、非洲、独联体、拉丁美洲的一些大型航空公司均有计划采购7至10年机龄的飞机。当然,相比新一代飞机而言,二手飞机需要更多的维护保养,而且可能会更加耗油。但是,目前燃油价格已降至五年来最低水平。而且如果管理到位,航空公司所节省的经营成本足以承担三次维修费用。换句话说,市场对二手飞机仍有需求。二手飞机采购价格便宜,但对运营和维修保养能力要求较高,这也是很多投资人望而却步,转而青睐新飞机的原因。二级投资人也因此有机会在航空金融市场分得一杯羹,但前提是他们或者他们的合作伙伴需具备相关能力。

“总体来说,对于新飞机租赁,航空公司寻求的是最省钱的飞机租赁或购买方案,因此可以提供最优融资条件的企业往往胜出。而在二级市场,航空租赁或采购需要的资金较少,但是要求有很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在保证飞机高效运行的同时使资产残值保持较高水平。在这种情况下,经验就比廉价资金更为重要。”AviaAM租赁公司首席执行官总结道。